[汽車點評網 測試] 奧迪Q5作為最早國產的豪華品牌SUV,再一次用產品實力激發了國內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時至今日依舊是一車難求。不過身為一款SUV,奧迪Q5在上市之初全系配備了傳動效率更高,并且對燃油消耗控制更佳的S-tronic雙離合變速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Q5的公路駕控性能。但問題也隨之而來,裝備雙離合變速器的Q5并不能完美的通過一些難度較高的越野路面,這也在上市之初引發了普遍的爭論。
無論爭論的結果如何,我們看到奧迪快速的收集媒體以及用戶的產品反饋,在2011款Q5上只保留了2.0T 動感型這一款裝備雙離合變速器的車型,其余車型全部換裝了ZF提供的8速Tiptronic手自一體變速器,適度的提升了Q5的越野能力。
2012款奧迪Q5針對一部分舒適性配置做了細微的調整,配合8速Tiptronic手自一體變速器,意圖讓產品整體實力更上層樓。此次調整并未涉及到外觀部分,所以我們看到的依舊是這幅熟悉的面孔,來到編輯部的這臺試駕車是2.0TSI豪華型,所以在車身外觀方面增加了“越野風格包”,包括前后車底防護板、輪眉防護板以及兩側腳踏板,整體風格頗具跨界越野風格。
內部的整體布局并未發生變化,但2012款Q5的改變之處大多集中于此。2012款Q5全系標配了多功能方向盤,使操作音響系統更加方便。備受用戶好評的前排加熱/制冷杯架同樣變成了全系標配,這是一項讓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的用戶都能感到貼心的配置。個人認為用精致、嚴謹等詞來形容Q5的內飾一點不為過,尤其是對細節的處理,比如帶有明顯紋路的桃木內飾板,金屬質感十足的一鍵啟動按鈕、中控臺下方的MMI系統旋鈕等,無不體現出奧迪對于內飾細節的高品質追求。
車內各項空間都比較出色,全景天窗帶來的不只是美麗心情,還有比較充裕的頭部空間。可按4/6比例折疊的后排座椅也能夠擴充更大的行李箱空間。當然,以上所述均為一款出色的SUV產品所必須提供的空間指標。
[汽車點評網 試駕] 盡管我們的汽車市場已經超越了大洋彼岸的美國,但不得不說我們的汽車文化還沒有做好成為世界第一的準備。我們在選擇汽車時總是會被那些花哨的宣傳所蠱惑,算不上是按需選擇,而一些本應大眾化的產品卻變的邊緣化。
旅行車便是這倒霉的一類群體,其實從功能性上講,它完全凌駕于傳統的三廂車之上,如果僅僅因為沒有一個額外的尾巴而收到冷落,那真是死的冤枉。所以,如何能讓大家更好的理解旅行車的魅力,是我們后面的中心思想。
選車是個有難度的工作,記得幾年前剛剛開始汽車編輯工作時,還可以在20萬以下的區間內找到很多旅行版車型,但短短的幾年時間,它們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這其中我最喜愛的馬自達6旅行版沒有等到我攢夠錢就掛掉了,實在是遺憾。
于是我們將目標上移,發現高端品牌更熱衷于這類產品,我們能夠選擇的品牌也更多:奔馳C級旅行版,一個成熟穩重,但又充滿豪華感的產品;大眾R36旅行版,雖然是以了無生趣的帕薩特為基礎,但以R字母開頭,無疑讓它變成了一款充滿駕駛樂趣,值得玩味的座駕;力獅旅行版,這個東瀛品牌向來充滿個性,雖然歸入豐田后越來越平庸,但骨子里的那份傲骨依舊還在,此外,跨界產品傲虎也可納入選擇區間。
不過老天總是喜歡捉弄一下凡人,力獅旅行版和傲虎的缺席幾乎讓我們放棄了原有計劃,不過同事的一句話給了大家靈感,為何不用上拍攝車奧迪Q5,看看旅行車和SUV有多大差別,SUV既然能夠熱銷,旅行車為何不能呢。
● 最能裝
這里的裝不是我們平常用來罵人的詞語,不論是旅行車還是SUV,承載能力是必須的,雖然從官網上我們不能把三輛車的詳細數據找到,但通過實際考察我們發現,他們均可以滿足一家人的旅行需求:C級旅行版可以放入一套燒烤架,一個大號行李箱,兩個旅行袋;奧迪Q5可以放入一輛折疊自行車,大號行李箱以及折疊椅,當然還有幾副羽毛球拍;R36可以放一套帳篷還有一些履行箱,或者坐進兩個大活人。
☆ 小細節
這些都是保證滿員乘坐下的承載能力,而如果放倒后排座椅,那完全可以考慮去宜家添置家具了。細節方面,奧迪提供了電動關閉功能,但不是那么防夾,使用時需要小心。奔馳在后排提供了布簾,防止行李箱中的物品滑落到駕駛室中。
[汽車點評網 測試] 經過了一年時間,奧迪Q5在市場上的火爆程度依然不減,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奧迪在推出了雙離合版的Q5之后,這次又把配備了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的車型推向了市場,變速箱上的不同,能為Q5帶來多大的變化呢?
在開始我們的駕駛體驗之前,按照慣例還是先要說兩句Q5的內飾與外觀。其實這款車在外形方面并沒有變化,圓潤大氣的車身配上突出且硬朗的線條,外觀上仍舊是哪個狠角色。而內飾方面,你也找不到任何的不同點,依然采用奧迪統一風格的設計,如果不是高挑開闊的視野,總會給你一種置身于奧迪A6L里的錯覺。
新款Q5裝備的仍舊是之前那臺高功率版本的2.0TFSI發動機,它融合了渦輪增壓缸內直噴以及可變氣門升程技術,能夠發出155千瓦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350牛·米能在1500-4200轉之間發出。這樣的數據表現,相對于同級別的一些6缸發動機來說,也絲毫不遜色。
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不同來自于變速箱,奧迪將原來的那臺有些嬌氣的s-tronic7速雙離合變速箱換成了8速的tiptronic手自一體變速箱。
和雙離合版本相比,日常行駛中你幾乎察覺不到有什么改變。動力的輸出依舊平順,換擋的過程也那么自然。不過,當你急加速時情況就不同了!尤其是在你用到“dynamic”動態模式時,變速箱可以從最高擋直接跳轉2-3擋個擋位,在你全油門加速時它甚至可以直接從8擋降到2擋配合你的加速欲望。
8速變速箱的優勢在于更多的擋位使得變速箱位齒比的排列更加的合理,前幾個擋位可以更加緊密,升擋后轉速落差不會太大,對提速幫助大。而后面第7和第8擋則完全是偏向高速巡航時的穩定和舒適性,這臺8AT換擋更加積極80公里出頭就已經升入了最高擋,此時的轉速只有1800轉左右,高擋低轉速也為車內乘客帶來了舒適安逸的駕駛感受。
至于底盤調校方面,我認為Q5屬于比較均衡的那一類。在多彎的山道中,Q5的底盤表現得很富有質感,韌性十足,但偏大的車身側傾還是時刻提醒駕駛者這是一部SUV車型。除此之外,Q5的表現可以說是十足轎車化的,包括那個頗有玩樂意味的奧迪動態駕駛模式選項。
奧迪的“駕駛選擇動態控制系統”。它可以控制各種技術部件的運行方式,只需按下按鈕,駕駛者即可通過該系統選擇汽車的行駛模式:舒適模式“comfort”、自動模式“auto”、動態模式“dynamic”以及individual”自定義模式。
除了對變速箱和油門踏板的反應速度進行調整之外,這套系統還可以調整方向盤的轉向比和轉向助力,它可以根據駕駛者的需要在柔順和沉穩之間隨意調整。另外,駕駛者還可以從顯示器中通過“individual”自定義模式建立適合自己和當前路況的設定。
[汽車點評網 測試] 現如今最火的SUV應該非國產奧迪Q5莫屬,之前的進口版本已經讓大家趨之若鶩,國產后熱度依然不減,加價提車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不過任何一個高手都不會覺得孤獨,盡管高端入門級SUV市場的競爭不那么激烈,但寶馬X3、路虎神行者、沃爾沃XC60以及凱迪拉克SRX等對手都虎視眈眈的瞄準著這塊肥肉。
今天,我們就請來了凱迪拉克SRX,理由其實很簡單,首先SRX同樣很熱,熱到需要加價購車的地步,其次寶馬X3逐漸老邁,路虎和沃爾沃在國內的名氣還不及前面幾位。
記得之前我們曾經做過牧馬人和路虎衛士的對比試駕,將兩款車擺在一起的那一剎那,兩輛車的性格也就突然變得那么明顯,美國人的豪放和英國人的紳士形成鮮明對比。而如今將奧迪Q5和凱迪拉克SRX擺在一起,同樣出現了這一戲劇性的效果,德國人保持著自己一貫的嚴謹態度,而美國人則將豪放和奢華展現的淋漓盡致。如果用職業作比喻,那么奧迪Q5就是出入寫字樓的商界精英,或者是銀行家、律師。而凱迪拉克SRX則是每天出入夜店的時尚人士。
兩輛車開在街上都是很招人的那種,之前的Q5測試文章我已經提及過,雖然對于Q5并不覺得有多么驚艷,但走在街上總是與人駐足看你的車,還有那些尾隨著我們半天,只為了多看兩眼,詢問售價的車主。對于這種現象,我始終無法解釋,詢問了周圍的人,得到的答案是——可能Q5的內在氣質吸引人吧。
國產奧迪Q5對比凱迪拉克SRX
國產奧迪Q5對比凱迪拉克SRX
凱迪拉克的招人則完全是因為外在形象,凱迪拉克招牌的鉆石切割在SRX身上進一步升級,加大的進氣格柵和棱角分明的車燈,硬腰線和孔武有力的身板,走在街上想低調都難。總之SRX的外形極具未來感,就算是駭客帝國已經拍過多年,但看見它仍然有種看見未來的感覺。
國產奧迪Q5對比凱迪拉克SRX
國產奧迪Q5對比凱迪拉克SRX
說外觀就不得不談家族特征,畢竟完全把自己的祖先忘記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奧迪的家族特征就在于大嘴式進氣格柵,保險杠底部運動風格的突起以及車頭的LED日間行車燈。SRX的家族特征更明顯,全車的棱角以及盾型進氣格柵讓人一眼就認出它是凱迪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