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點評·導購·原創】
新福克斯“沖刺Focus1 挑戰紐博格林”大型線下活動,相信不少朋友都有所耳聞并參與其中。從2013年10月起,比賽遍布了國內20個城市,各地的選手激烈拼搏,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晉級到將于今年5月在上海F1國際賽車場舉辦的全國總決賽,并最終獲得挑戰賽車圣地---德國紐博格林賽道的資格!
決賽賽道介紹
上海F1國際賽車場選址在嘉定區安亭鎮東北,距安亭鎮中心約7公里,賽道總長度7公里左右(包括備用賽道長度),由一級方程式賽道和其它類型賽道組成。一級方程式賽道單圈長度為5.451公里,寬度12至18米。賽道整體造型猶如一個翩翩起舞的“上”字。它既有利于大馬力引擎發揮的高速賽道,又具有挑戰性、充分體現車手技術的彎道。除了部分與F1賽事共用外,還可以舉辦各類不同的賽事。
紐伯格林賽道位于德國科隆的南部約70公里處的紐博格(Nurburg)小鎮,包含了全長22.8公里的北環賽道(Nordschleife)和全長7.7公里的南環賽道(Sudschleife),是世界上最大的賽道。
紐博格林北環是一條難度極高的賽道,垂直落差高達300米,彎道多達177處,被譽為賽車界的圣地。
因為復雜的地勢和極高的難度,北環賽道成為了絕佳的試車場,各大廠商常會選擇在北環賽道測試新車,而北環圈速,甚至成為了各大品牌性能車的賣點之一。
在每年一段特定的時間內,北環賽道會允許賽車迷們進入,在賽道隨意涂鴉。經過多年的積累,北環賽道上的的涂鴉,也成為了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線。
紐博格林北環賽道和F1曾有淵源,F1德國站曾在這里舉行,但在1976年,三屆F1 冠軍車手尼基·勞達在北環賽道上發生了嚴重車禍并嚴重燒傷,但出乎公眾意料的是,勞達在僅僅兩個月之后奇跡般重返賽場。賽車界都被他 這種不服輸的賽車精神所感染。這也使得紐博格林賽道更加令人敬畏并成為賽車界無可替代的圣地。
【汽車點評·試駕·原創】
“沖刺Focus 1 挑戰紐博格林”活動在經歷了大連與天津站的激情洗禮之后,于11月9日移師山東濰坊,比賽分為兩天進行,并各自分為上午場和下午場。為了比賽的公平性,依然分為“挑戰蒙扎賽道”、“我是操控王”、“我是倒車王”三個比賽項目以及一個賽道體驗項目。
寫在前面:濰坊這個風箏之都在山東省的綜合排名雖然不是前三甲,但根據數據,截止至2012年底,濰坊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78萬輛,并且在此基礎之上每月大約有著1萬余輛的增長,這也使濰坊牢牢占據了山東省機動車保有量第一的寶座。
這樣的數據表明了這座城市對于汽車市場的無限潛力,而長安福特福克斯作為同級別中的佼佼者,以操控性和駕駛感受見長,9.98-16.99萬元的廠商指導價也包含了經典福克斯和新福克斯在內的20余款車型,可選范圍相當之廣,所以在濰坊舉辦福克斯挑戰賽可以說是相當具有戰略意義的。
言歸正傳,在比賽第一日,清晨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天氣轉涼,不過這并沒有澆滅參賽者的熱情,工作人員早早來到現場布置場地,待一切準備工作就緒之后,大家靜靜等待著第一批參賽者的到來。
時過不久,參賽的人群“涌入”篷房當中,由于人數較多,大家被平均分為A、B、C、D四組,工作人員除了需要查看駕照之外,還需要參賽者填寫各種表格,這完全表現出大家對于這場比賽十分審慎的態度。
在等待期間,您有許多事情可以做,不論在哪一站比賽,真實度極高的GT賽車游戲區絕對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在現場,主辦方還為大家設置了一塊留言板,大家可以自己為這棵大樹添枝加葉,寫上自己對廠家的期待與祝福。
待所有選手簽到完畢之后,教練開始了參賽車輛主要特點的講解,并且向各位參賽者闡述試駕的注意事項,場外合影之后,活動正式開始。
[汽車點評網 編譯] 我們常常感嘆過去的油價是那么便宜,卻依然對現在不停上漲的數字表示無可奈何。這時候唯一有用的方法就是購買一款小排量或者燃油經濟性好的車,在今年五月份,我們對比測試了五款四門家用車,在對比中,福特的福克斯通過新一代的改良之后,以非常大的優勢取勝。非常不幸的是新一代思域沒有參與到這次對比當中,而是在之后才正式推出,所以我們今天將福克斯和新思域進行了對比。
福特福克斯對比本田思域
這次對比的車型價格都不到23000美元,思域EX的價格為21255美元,相比最高版本的車型缺少了導航和真皮座椅。新福克斯是一個全球性的汽車,它的設計方案起源于德國,參與對比測試的車型為SE版,價格為22840美元,這款車型比SEL版車型減少了真皮座椅、自動泊車和"MyFord Touch"功能。
雙層儀表盤重點就是提示油耗
新一代思域也采用了雙層的儀表盤,透過方向盤后頂層是轉速表,而我們眼神自然對著的地方是一個數字式的速度表。新思域為這個速度表設置了三種燈光——綠色、藍綠、藍色,當你輕踩油門的時候會出現綠色的燈,狠踩油門出現藍色燈。速度表的右側有一個數字式長條,顯示瞬時油耗。
本田最重視速度、油耗等信息
這個儀表盤也告訴了我們本田最重視的東西:速度、油耗、最省油的開車方式。在儀表盤周圍還有個“ECON”按鈕,這個按鈕可以控制油門的開度、傳動系統、溫度控制從而達到最大的行駛里程。而且在開車過程中,我們會對本田的這套設計上癮,非常在乎油耗的結果并且努力將儀表盤的燈光保持在青綠色。最后我們得到的油耗測試結果是7.1L。
發動機在低速過程中進行了油耗方面的調整
換代車型總會通過技術和活塞的調整對動力進行提升,新思域搭載了1.8L SOHC單頂置凸輪中發動機,最大功率依舊為140馬力,在4300rpm左右可以達到174Nm的最大扭矩,這款發動機最大的變化是進行了低速過程中的調整,對燃油經濟性更加有力。不過在目前同級別車型都采用6擋自動變速箱的過程中,思域依舊使用5擋自動變速箱,只是進行了小幅度的調整。
新思域調教的更加溫和了
在0-96km/h加速測試中,新一代思域的成績是9.0s,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經常會自動降擋到3擋從而尋找最佳動力,不過在中擋行駛中發動機的轟鳴聲很大,但是實際卻沒有加快。雖然這款發動機沒有以前快,但是在行駛中的噪聲減小了,全油門的狀態下也只有71分貝。
[汽車點評網 編譯] 消費者選擇家用緊湊型車的時候,最注重油耗經濟性,其次才是駕駛經驗和車輛的品質,因此在這片陣地,很大一部分市場被日系車占據了。但是有這樣兩款非日系和非韓系的車型,它們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較大的市場,擁有帥氣的外表,內部依舊優秀,它們就是科魯茲和福克斯。今天我們就對兩款車型的最新版進行了對比試駕。
福克斯對比科魯茲
我們選擇了科魯茲和福克斯的旗艦版來進行對比,兩款車型都標配了電動車窗和門鎖、電動調節座椅、溫度分區控制自動空調系統、定速巡航系統以及藍牙等等。其中科魯茲的售價為22695美元,加上導航和天窗等選裝包之后,總價格為26085美元,而福克斯的售價為22995美元,加上導航以及內部裝飾的選裝包之后,總價格達到26600美元,由此可見,參加對比的兩款車型的售價相差不大。
新一代福克斯
2011款科魯茲
新一代福克斯在歐洲推出,而且在全球120個市場銷售,而南美版本在福特公司在密歇根州的組裝廠生產。科魯茲也是全球性的,雖然很多人傳說它與原大宇公司的關系,但是它的發動機是基于通用歐洲在德國Russelsheim工廠的一個,即使科魯茲的根在國外,但是美國和加拿大版本的車型都在俄亥俄州工廠洛茲敦。
福克斯的內部空間
科魯茲的內部空間
這兩款車型的做工都非常精良,但是我們不能期待它的空間像豐田凱美瑞一樣,畢竟它們只是緊湊型級別的車型。兩輛車型擁有相似的軸距,其中科魯茲為2685mm,福克斯為2649mm,在內部空間上面也差不多,不管是頭部空間還是腿部空間對于正常身高的成年人而言稍顯局促。
福克斯的后備箱空間略小
科魯茲的后備箱空間放倒座椅能裝下一個自行車
兩款車型都提供后排座椅折疊功能,其中科魯茲的后排座椅放倒之后能夠盛放一個自行車,而福克斯受限于備胎的擺放,空間稍微小了些。
[汽車點評網 原創試駕] 從2004年全新的第二代福克斯在巴黎車展亮相到現在為止,2012款福克斯面對著眾人的猜忌、羨慕、懷疑甚至生氣。而在美國這一切仍舊延續。歐洲版的新福克斯的將側重點放在加長加寬上面,因此擁有了更大的內部空間,在內部裝飾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它上市期間,高性能版本的ST版、RS版和RS500也相繼上市,而且它們一起參加了WRC,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試駕2012款福克斯
與此同時,在美國和加拿大,福克斯掀背版和SVT版的銷售一直下滑,最受嘲弄的一幕是2008年,當重新造型的北美版變成了一個過分溫暖的車型,看起來很像是一款大宇車型,而原來更好看的歐洲版并沒有像我們所期待的那樣上市。如今這一切都結束了,因為2012款福克斯來了,也就是在全球亮相的全新的第三代車型。
車身是更具有挑釁性的比例
一副蓄勢待發的姿態
歐洲更適合體型稍微大一點的福克斯,因為歐洲本的第二代福克斯就和當前的一樣大,不過目前看來,2012款福克斯是一款全新的面孔。我們過去習慣的高大骨干的形象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有挑釁性的比例和一副蓄勢待發的姿態。
車身的長度和寬度都有所提升
所有車型的軸距都為2649mm
全新的福克斯加寬了101.6mm,在長度方面也增加了88.9mm,而高度方面卻降低了20.3mm。掀背版也一樣,我們試駕的這款車型,在長度方面就增加了78.7mm。所有的車型輪距為2649mm,比老款增加了35.6mm。
尺寸的增加給內部空間創造了更多的優勢
尺寸的增加給內部空間創造了更多的優勢,尤其是前排,腿部空間和頭部空間都比以前有了80.8mm的提升。后排空間貌似小了一點,那是因為前排空間可以前后移動的距離更大,而且我們最高的測試者可以自己坐在后面,出租車可沒有這么大空間。